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聚焦 >
从巴蜀文化源流看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时间:2023-08-11 19:38:57    来源:封面新闻

文/彭邦本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这是对中华文明鲜明特性高度科学的提炼概括,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理解和研究把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资料图】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亦闪烁出五大突出特性之光。限于篇幅,下面谨结合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关系,对以上五大突出特性之一的统一性略作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国很早就是多区域、多族群的巨大共同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很早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巴蜀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元,而且是颇具特色的一元或曰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像夏商周三代以来长期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区的中原一样,巴蜀地区文化和文明的起源形成也很早,长期是长江上游的文化和文明的中心,并且在先秦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华夏文明。统一性基因很早就深蕴于巴蜀文化有机体,而巴蜀地区及其文化如何一步步汇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波澜壮阔历史潮流,无疑是很有学术意义的个案和研究课题。

探索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根脉,至迟可以追溯到远古三皇五帝时代。根据汉唐之际成书的《史记》《帝王世纪》和《三皇本纪》整合而成的历史传说,三皇是中华最古老的人文初祖,包括天皇、地皇和泰皇,或天皇、地皇、人皇,也指伏羲、女娲和神农。至迟从距今5000多年的炎黄或五帝时期,华夏一统的端倪即已经萌生初露。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这是炎、黄或曰神农氏与轩辕氏相继为共主的历史传说,“神农氏世衰”之说则似乎意味着炎帝神农氏作为“天下”共主已历多代。《五帝本纪》还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监于万国”, 反映其整合或声威所及的地域已跨黄河、长江流域,展示了政治上通过族群联盟萌生的初步统一性特征,当然更多地还是体现为文化因素的相互吸收借鉴,和文化的趋同、认同。值得注意的是,黄帝联盟活动的上述地域,恰好与学界视为黄帝族群及其文化追踪对象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覆盖或辐射范围大致相当。距今5000多年的庙底沟类型作为仰韶文化的高峰和剧烈膨胀扩散期,长达千年,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广布于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的辽阔地域,并且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亦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学者或谓是掀起了中国史前极为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其中向南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不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非常强烈,而且对长江上游的川西北地区也有明显影响。在后世称为中华大地的上述地域范围内的这一文化共象,无疑为中华大一统文明共同体的形成,植下了古老的基因。

几乎与上述历程同时,巴蜀本土文献《蜀王本纪》也宣称蜀地具有“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的传说历史,《华阳国志》则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以示与华夏同源。《史记》《尚书》等中原文献同样反映,古老的巴蜀与中原文化渊源相通,族群血脉相连。

如《五帝本纪》明确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这是历史上关于黄帝族群与蜀地土著先民交流互动的最古老的传说。不过,司马迁关于黄帝二子“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之说,实源出先秦典籍《世本》和《大戴礼记》, 其文字甚至基本同于今存《大戴礼记》。由《史记》此条下《索隐》所引《水经注》之文可知,“若水”即雅砻江,在今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汇入金沙江。而玄嚣亦即青阳所降居之“江水”,则直指岷江。在晚明徐霞客赴西南地区实地考察之前,传世文献中所称“江”或“江水”作为江河之名时,一般指长江或曰“大江”;而长江上游的干流,古人亦均认定为岷江。正因为如此,唐代司马贞的《索隐》才径谓“蜀有此二水也”。这说明,传说中的黄帝二子青阳、昌意所“降居”之地,就在今四川西部。从历史学角度审视上述传说,其所蕴涵的史实素地,应是黄帝族群的两个近亲支系,从西北黄土高原向东南辗转迁徙到了相对较低的川西。众所周知,中国的地理形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国人历来称自北而南之行为“南下”,反之则曰“北上”。“降居”云云,正是黄帝族群支系由北而南、自高徙低之谓。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历史传说还反映,青阳、昌意二族系自北而南迁徙所到之地并非杳无人烟,而是早已有土著族群西陵氏和蜀山氏等世代生息繁衍。作为地名,西陵或曰蚕陵就在今岷江上游茂县境,相传也可能在川北盐亭县境,蜀山则不出川西龙门山和岷山一带,自然都在蜀地。

上述史传得到了考古资料的有力印证。近年来在岷江上游地区发现或发掘了8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大的茂县营盘山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岷江上游广大范围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的中心。上述诸遗址以粟为主的生业方式反映,史前川西高原显然长期受到黄河流域炎黄族群故地甘青地区粟作农业文化的影响。此种情形在营盘山、波西、沙乌都等遗址中尤其典型。在这些遗址的出土资料中,既有土著文化特征,又引人注目地存在黄河流域文化的因素。如营盘山遗址就吸收了西北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等文化因素,亦受到了四川盆地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影响。波西遗址出土器物则明显带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如出土的细泥红陶弧边三角纹彩陶敛口曲腹钵,与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仰韶文化的A3碗(H10:128)、A10g盆(H47:42)等的风格相似,且共存的双唇式小口瓶、尖唇敛口钵等其他陶器,以及细泥红陶及其纹饰所占比例最多的特征等,均属于庙底沟类型晚期。上述情形,颇为清晰地揭示了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来源的多元性。而以彩陶为突出特征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学者多以之与黄帝族群相联系。以此对照上引文献传说,显然,史称江源的岷江上游地区颇为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正是距今5000多年从黄土高原南下的黄帝族系,历青阳、昌意、颛顼以至鲧、禹时代,与蜀地土著西陵氏、蜀山氏族群长期互动联姻,结成联盟,进而融汇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数千年之后的历史见证。此外,族群互动通常是双向的,黄帝族群青阳、昌意支系来到川西以后,与西陵氏、蜀山氏等土著融合,形成新的族群,其中昌意——颛顼——鲧——禹一系在鲧禹之时,又发生了东渐黄河流域之历史性迁徙,对华夏文明的诞生发展有深远影响。

由上可知,巴蜀地区与中原文化渊源相通,血脉相连,黄帝族群在与巴蜀先民联姻,在通过青阳、昌意等支系把新鲜血液注入巴蜀族群的同时,也把文化趋同、以大一统为指向的文化基因同时注入。

如果说五帝时期东亚大陆文化上通过引人瞩目的认同交融,和政治上的邦国族群联盟产生了统一的制度萌芽,那么,夏商周三代就借助于新生的君主世袭制,第一次正式在制度上建立起“父传子、家天下”的王朝国家。由于三代君王以跨族群、地域,并且日益拓展的“天下”为统治对象,这就使得夏商周王朝至少在制度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统一。与此同时,由于夏王朝的建立,源自炎黄以来长期传承的文化基因,并以夏朝名称取名的范畴——华夏,和以之命名华夏文化和文明也随之正式诞生。华夏文化历夏商两朝的发展,在周代进入全面繁荣、灿烂辉煌的高峰。

伴随着夏商周三代华夏文化和文明的发生发展,巴蜀文化也正式诞生,并且逐步进入了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标志的举世一流的青铜文明高峰期。与此同时,根据三星堆等古蜀文明遗址出土的青铜尊罍、嵌绿松石铜牌饰、玉璋、封口盉等众多中原礼器及其反映的礼制等精英文化因素,结合文献记载不难揭示,巴蜀在与华夏互动的进程中,不仅在文化上更深更多地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而且几度在制度形式上成为中原共主麾下的天下政治秩序的组成部分。如文献即反映蜀、夏同源并长期有密切互动,大禹及其族群出自上古川西北羌族,就屡见于汉晋史籍,相传为大禹治水记录的《尚书·禹贡》,即包括大禹在巴蜀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治水功绩:“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沱潜既导,蔡蒙旅平”;“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并且把秦岭以南包括巴蜀的广大地区划为夏王朝的梁州,规定了巴蜀向夏王朝缴纳的贡赋种类,和“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水陆相连通向夏朝都邑所在的冀州的贡道。上述记载内容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巴蜀与夏朝有密切关系,甚至一度属于夏朝统治范围的记载,不仅由三星堆出土的二里头文化遗物坐实,也得到近年出土的景云碑铭文的印证。

殷商时期,由于大量甲骨卜辞的发现,巴蜀与中原的互动的文献史料更多了。如卜辞屡见至蜀、伐蜀的记载,根据蒙文通、饶宗颐等前辈学者的研究,蜀就在成都平原。基于卜辞中蜀与商王朝往来的多条记录,童恩正先生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蜀族似乎是臣服于商的。”这个推测反映了殷商时期华夏文明统一性的增强,卜辞中商王关心和卜问蜀地农业收成的诸记录,和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尊罍等典型殷商礼器,为此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就当时整个东亚大陆的族群格局而言,蜀和商都是并存的区域性共主,但商王朝明显居于强势状态,因而在很多时候蜀选择了臣服于商,故卜辞有商王为蜀卜祈“受年”的记录,反映了此时蜀躬奉商王为共主的史实。当然,共主政治秩序固然屡曾使蜀与商结合为跨区域的大型政治共同体,但另一方面,其链接纽带终究还不巩固,反映商王为首的华夏文明共同体的统一性还不够成熟,因而也使蜀时有游离甚至背叛殷商共主政治秩序之时,就不免引致商王的敦伐。然而不管怎样,卜辞反映商代后期,蜀商互动仍颇为频繁,而蜀地北上的交通也必然久已开通。因此,当周人兴起于西方,联合西土邦国伐纣时,早已成周人盟邦的蜀遂轻车熟路,很快就北上加入到讨伐大军中了。这无疑是先秦时期蜀与华夏互动过程中最突出的事件之一,因而载入了周王室最重要的文献《尚书》。

进入周代,伴随着宗法分封的制度创新,华夏文明的统一性明显增强,文献记载巴和蜀都成为了周王朝的封国,证明了这一史实。《史记》等文献记载,周王族出于黄帝血缘系统。结合该书中黄帝二子族群“降居”蜀地传说,和《左传》反映巴王为姬姓,可知巴蜀与作为华夏文明共主的周王室具有共同血脉或文脉渊源关系。这也是周人与巴蜀互动联系由来已久的原因,对此,蜀在先周、周初的周原卜辞中屡次出现,也提供了第一手的新证据,以至《尚书·牧誓》等文献记载,武王伐纣,巴蜀就是其充当前锋的主力盟邦。《华阳国志》也指出:“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因功受到周王嘉奖。故《史记》记克商之后,周人“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即把缴获的殷商礼器封赏给巴蜀等有功诸侯,彭州竹瓦街两次出土西周窖藏青铜器,其中的两件商代青铜觯,分别铭有“覃父癸”“牧正父己”,徐中舒先生研究指出,这是商朝晚期两个家族之器,应是蜀人参与武王伐商之役的战利品或周王赐品。所论甚是。周初之后,周与蜀的君臣关系应稳定了一段时间。《逸周书》记周成王大会诸侯于成周时,天下诸侯朝贡献礼,“巴人以比翼鸟”“蜀人以文翰”为贡品,说明巴蜀都是周室诸侯,标志着华夏文明共同体的统一性在文化和制度层面的共时性强化。

东周诸侯分裂割据,华夏统一性受到破坏。但周王室及其权威作为统一性标志虽遭弱化却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政治分裂的天下的历史发展趋势却是迈向新的更高的统一。而在文化上,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时代思潮莫不以天下“定于一”为底蕴和指归。巴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早在战国中晚期之交就从政治上并于商鞅变法后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强秦,使秦国实力大增,并为秦从长江上游东下灭楚奠定了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最终为秦统一天下、建立起全新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此而后,巴蜀作为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明清之际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过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个别例外,长期以来都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积极力量。对此,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是,巴蜀虽然地处相对偏僻的大西南,宋以后又远离统一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但一直以其江山险固和物华天宝,成为多元一体统一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一直保持着维护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往往成为历代创建或重建统一的“王业之基”。如秦举巴蜀,“秦益强,富厚轻诸侯”,终并六国,首创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汉高祖刘邦任用贤相萧何,“留守巴蜀,东定三秦”,荡平西楚,奠定大汉治世;晋用王濬,从巴蜀楼船东下,扫平孙吴,天下复归一统;“隋人席巴蜀之资,为平陈之本”,终结南北分裂,盛唐呼之欲出;宋朝建国,也先取巴蜀,进而略定江南。另一方面,历代开发大西南,巩固边疆之业,巴蜀都走在时代前列。如在大西南文明进程中,巴蜀纳入郡县等先进制度的时间最早,所以自汉武帝开发西南夷,直到明清改土归流,巴蜀都是历代中央政权经营西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的重要基地。这一切表明,中华文明以统一为突出特性和历史发展总趋势,巴蜀则很早就一直是国家大一统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下尤其西南一方的稳定器,而巴蜀文化始终是维护中华文明统一的重要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至迟从五帝以来,长江上游的巴蜀及其悠久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交流交融,终于在秦并巴蜀后画上了圆圆的句号,在政治上与华夏整合为一。当然,巴蜀文化进而全面融入华夏,还有一段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巴蜀文化不仅在先秦就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融入华夏以后仍然长期保持了鲜明的特色,此正好揭示了政治上统一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巨大包容性。同样要强调的是,巴蜀文化虽由于地理历史原因,自始禀赋有鲜明特质、特征,但亦自古就与华夏产生了很深的渊源联系。其后与华夏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不仅促进了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互影响,而且文化上的彼此渗融也逐渐深化,从不同层次上多方促成了统一的历史大势,同样恰好证明包容巴蜀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统一格局的形成延续,乃是历史发展的注定归趋和规律。因此,秦并巴蜀后在政治上大一统的背景下,巴蜀文化历秦至西汉中期而全方位融入华夏,就可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了。

作者介绍:

彭邦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

注:此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LSYZD0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