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聚焦 >
从军歌出塞 报国情慷慨

时间:2023-07-30 07:28:23    来源:解放军报

在我国诗歌史上,盛唐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诗多抒发出塞从军的壮志,表现戍边战事和生活,颂扬安边卫国的英雄壮举,洋溢着奋发进取的精神。其中,高适与岑参齐名,开拓了边塞诗的新境界。


(资料图片)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他幼年丧父,家贫如洗,形成了落拓不羁、傲岸自负、豪迈豁达的性格特点。20岁时,高适在长安求仕不成,便北上蓟门,漫游燕赵,结交了李白、杜甫等众多诗人。他受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赏识,担任其幕府掌书记,此后历任侍御史、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等职,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作为唐代鲜有的以军功封侯的诗人,高适曾三次出塞,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与岑参等人合力把边塞诗推向高峰,成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高适深受游侠和纵横家影响,“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其边塞诗作大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立功边塞的理想抱负和执着追求,格调高昂,气势豪迈,给人以积极奋发的感受。如《别董大》中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洋溢着诗人的自信;《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倾吐着为国立功的朴素愿望;《塞上》“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抒发了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

在西北边塞,高适亲历了多年的鞍马征战生活,其边塞诗关注征戍官兵,反思现实困境,既歌颂了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报国的英雄气概,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体现出他冷静观察、独立思考的独特气质,其中尤以《燕歌行》为代表。

《燕歌行》原为汉代乐府旧题,宋代学者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其列入“相和歌辞”,属“平调曲”。今人可见较早的作品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两首拟作,其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首婉转清丽,情深意挚,是闺怨诗的传世之作。自魏至唐,后人拟作不断,诗歌主题也在因袭之中开始渐变。由于“燕”是北方边地,历代征戍不绝,故南朝梁时的王褒别开生面,将笔触转向对边塞景象的描写,其《燕歌行》既渲染闺妇对远行征人的相思之苦,更“妙尽关塞寒苦之状”,发慷慨悲凉之声,引发后人竞相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高适“感征戍之事”而唱和友人的《燕歌行》。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富有典型意义的诗歌。诗人以自己的边塞生活见闻为基础,用慷慨悲凉、雄健激越的笔法,艺术概括了唐代纷繁复杂的边塞状况,表明了作者对边塞问题的基本观点,进一步扩大了《燕歌行》这一乐府旧题的表现范围。

高适的《燕歌行》内涵丰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像盛唐绝大多数边塞诗一样,这首诗也洋溢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充满着慷慨奋发的精神,抒发了报国立功的宏大志向,如“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身当恩遇恒轻敌”“死节从来岂顾勋”,但这只是盛唐精神的投影,并不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诗中展现了山川萧条、大漠穷秋、边庭飘摇等悲壮苍凉的场景,而羽书飞驰、狼山火照、刁斗夜传、孤城落日,使人感受到的是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半死生、斗兵稀、白刃染血、杀气三时,更是一幅幅血腥、残酷的沙场征战画面。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强烈的反差使人触目惊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铁衣远戍、思妇断肠、征人回首的感伤画面。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的立意所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一句画龙点睛,堪称全诗的“诗眼”,揭示了诗歌主旨,即为战士的悲惨处境和不公待遇叹息、呐喊。诗中的李将军,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指爱兵如子的“飞将军”李广。诗人企望能有李将军这样杰出的军事将领,一举歼敌,荡平边患。

这首《燕歌行》以时间为序,将不同的事件和场面、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写景,又叙事,更抒情,构成完整的艺术情节,随着情节的延伸,展现了纵横跌宕的气势,创造出雄浑深广的诗境,艺术感染力强,所蕴涵的思想意义也敏锐深邃。诗中以赋见长,铺陈叙写,对偶手法和对比手法的精妙运用,更是历来为人称道。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这些对仗工整的诗句,或互相补充,或互相衬托,多侧面、多层次反映了边塞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了战场环境的惨烈严酷,展示了边塞军人牺牲奉献的爱国精神,充满着慷慨悲歌的英雄气概。特别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概括力强,爱憎分明,脍炙人口。

前人评述高适《燕歌行》“颇有风骨”,就是因为其主题既有歌颂,更有讽刺和批判。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诗歌超越了传统“征人行役”和“妇人怨旷”的题材局限,在更加广阔的历史空间思考战争的性质及其终结之道。(蔡静平)

关键词: